東西,到底該不該丟?

Photo by Withsonya_: https://www.pexels.com/photo/old-showcase-of-vintage-shop-3736897/

關於「物」被說成「東西」兩個字的由來雖然可以找到許多歷史上的相關考據,但目前似乎並沒有一個說法是被證實的;其中有一個說法是在《巢林筆談續編》卷上《買東西考》裡提到當時的長安城,分為東與西兩市,相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商業活動市場,當時許多人們購物時,經常是需要跑完東市再跑西市才能將物品買齊,因此有了買「東西」這樣的說詞出現。這是我覺得比較可能的出處,不過這種說法一樣是沒有依據的。

說到「買東西」這件事情,我們總喜歡在需要時買進東西,而在不需要時丟掉不再需要的東西;而後,總是在整理東西時遇到一種想東想西,到底要不要丟東西的狀況,下面是我能想到的,簡單地列出幾點會糾結的內容:

1.N年前朋友送的小東西,你會考慮的是:可以用嗎?這東西是否屬於難得之貨?若以上皆非,則會進一步想,這個人現在跟我交情如何?

2.以前做到一半就停止的東西,你會考慮的是:還想做嗎?真的會再弄嗎?完成以後放哪裡還有意義嗎?現在還有當時的心情嗎?

3.某個時間某個地點留下來的紀念品,你會考慮的是:是什麼狀況下買的?當時的心情是什麼?自己去還是跟誰去?繼續留下來是因為很值得在每次看到時都回味一次?

4.以前的作品,你會考慮的是:當時做完以後會留下來的原因是?現在繼續留下來的原因是?還想緬懷?

5.以前會用現在不會用的東西,你會考慮的是:還有可能再用嗎?如果不會,那這種東西留下來有珍藏的價值嗎?如果沒有,那有回憶的價值嗎?如果沒有,那丟了以後你會不會一直想他?

6.別人留在我這裡的東西,你會考慮的是:是忘了還嗎?還有機會還嗎?以現在的交情來說,有必要嗎?是遺物嗎?還想要繼續想念他嗎?

7.怎麼都想不起來是怎麼出現的東西,你會考慮的是:喜歡嗎?有價值嗎?都沒有就丟吧!

丟東西的情緒常常會牽扯到當時的心境,很多時候,當你在看一樣東西時,會在腦中播放當時的畫面,時而模糊時而清晰,清晰通常是因為你常常想起的部分,而模糊則是因為不常想起而漸漸淡忘了;那日的陽光,那日的空氣,那日的場景,那日的你,那日的我的手裡開始了一段與你的旅程。而一但與你分開了,就會結束此生與你的這段旅程。

當你開始丟掉一件留很久,卻捨不得丟的東西時,丟東西這件事,就開始變得容易多了!

 

支持作者

 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