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個地方的這些人,有某些共同興趣愛好之處,而自己沒有。
在這個地方的這些人,有某些特殊專長之處,而自己沒有。
在這個地方的這些人,有某些共情之處,而自己沒有。
在這個地方的這些人,有某些共同的目標之處,而自己沒有。
在這個地方的這些人,有某些共同的特殊行為之處,而自己沒有。
在這個地方的這些人,有某些共同的信仰之處,而自己沒有。
在這個地方的這些人,有某些共同或類似的條件或外表之處,而自己沒有。
符合越多就越有歸屬感?
有一種狀態是即便有符合其中幾項,但就是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!有些地方就算待得再久都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?這種狀況很有趣,很多生活上的實際狀況都是綜合以上狀態一直交錯產生的,總是在你認為自己屬於這裡時,卻因為某些小部分不同,而產生了一絲違和感。所謂愛好、專長、共情、目標、行為、信仰、條件等等範圍其實比想像中還遼闊,若稍微延伸一下其中兩個情況,可能就會有發現這些共同裡更帶著許多的不同!
關於有共情與不合群這件事
例如,在一個環境裡,當大家都偏向自己好就好的心態處事,認為每個人有自私的自由,而你卻會一直顧及別人感受或者影響別人權益時,在這群人裡面你雖然多了共情,但這樣的共情卻反而讓自己感覺不屬於這裡;又例如你傾向低調知足的日常,可是,身邊的這群人卻是喜歡頻繁地將自己認為的成就、幸福透過社群分享,即使你擁跟他們一樣興趣愛好甚至更加有趣充實,卻也會覺得自己在行為上跟這些人有種微妙的不合群之處。
這麼說起來,還真的有種天下之大竟無我容身之處的憾事?
總是有很多不同的三觀刷新自己的認知紀錄;總是有很多不同的人群做出讓自己跌破眼鏡的事件,多數環境都不能盡如人意,學會在這些相同與不同之處調適自己,或許屬於你的地方只存在於你與社會協調之後的那種平衡狀態,我想這種練習會是此生重要的功課之一!
Photo by Tima Miroshnichenko: https://www.pexels.com/photo/scrabble-tiles-on-flat-surface-5912591/